重新看待游戏
10 号,盟军敢死队的新作发售,11 号今天下班后玩了半个小时,然后退款了,感觉不想动脑子。
不想动脑子,我这几个月买了三四个游戏,一个需要操作的,叫啥 delta v 的太空驾驶游戏,虽然很酷但不想研究那飞行技术,退了;一个海狸浮生记,建筑经营游戏,感觉太复杂不想研究,退了;然后就是这个盟军敢死队,不想动脑,不想研究和习惯它的机制,退了。
这时候我就不得不在想,我有什么毛病?我删了愿望单里的大部分游戏,我买的游戏全退了,我对游戏的看法是不是变了?
从不会走路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游戏了,一岁半的时候我就会玩红警 2,然后游戏就伴随了我这一生,红警 2,VR 战警(GPT 根据我的描述告诉我的,SEGA 的光枪射击游戏 hhh),飞飞,梦幻西游,4399,DNF,CF,传送门 2,正当防卫 2,细胞分裂 5、6,CS1.6(各种魔改版),虐杀原形 1、2,钢铁雄心 3、4,使命召唤、战地,塞尔达,黑魂,各种 GAL……数也数不清。
小时候我没什么朋友(现在也没有),陪伴我的童年的,陪伴我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主要是上面的各种单机游戏。如果要说什么习惯是最根深蒂固的东西的话,那就是玩游戏了。
那为何,为何现在翻了篇了?新买的游戏我全都退掉了,常玩的游戏都是没有深度,不需要动脑子的,或者已经太过习惯,从而不需要动脑子的(如传送门 2,某六边形扫雷)。我好像就是不想再在游戏上动脑子了。
如果仅是如此,不再玩游戏就得了。但问题在于,我总感觉不玩游戏心里好像就缺点什么,但去玩游戏,又发现我玩不进去,得不到满足感,马上就给它退款。这已经成了一种内耗行为了。而既然是内耗,我就有必要给它研究研究,纠正过来。和 GPT 对话后明白了很多东西,所以有了这篇日记。
总之,根本原因在于——我更想看到实在的进步,想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我正面对着最困难的人生游戏,而电子游戏在它面前必须让道。因此,游戏不再能吸引我了,但过去二十来年玩游戏的习惯仍旧在拉扯着我。
首先我其实在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实在太忙,在休息时间我不想再浪费脑力在游戏上了…………
最近开始各种尝试改变自己,减肥,健身,早起,学习。或许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切实提升自己的感觉。而游戏呢?我付出脑力,顶多也就是让我更熟悉这个游戏,它的机制,它的玩法,但这种提升,是虚假的,我只是更加熟练这个游戏,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我的心其实已经不在电子游戏上了,只是习惯让我以为我仍旧如此,结果不断地找游戏,不断地退款、卸载,我的精力消耗在这莫名其妙的过程里,没得到快乐,只是更加空虚。
电子游戏的替代品
然而,人生仍旧需要游戏,“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有规则,有反馈,上瘾感,以及安抚躁动不安的大脑,人生仍旧需要这样的,被称为游戏的事物。总之,我要找电子游戏的替代品。
显然,替代品要满足下面的条件:
- 要有明确反馈,让人上瘾
- 我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
这实际上就是说,在生活中找到游戏。从生活生产实践中,去自己创造出游戏来——规则,困难,反馈,提升——并享受它。
我主要是想在画画上提升,所以想在画画上找到游戏。
各种画画的练习,如速写,动态等,均可以称为游戏:
比如,对身边的物体,画出它的多个角度?
比如,对身边的物体,指定时间内尝试捕捉它的结构、光影等信息,然后再将它默画出来?
比如,对身边的物体,尝试观察它的明暗交界线,然后画出它的结构素描?
比如,对身边的物体,尝试假设另一种光影条件,然后画出相应素描?
比如,看着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尝试想象他们的火柴人、环绕线、bean、landmark 的表示?
比如,使用各种媒介(如铅笔,圆珠笔,水彩)和画法(如素描(以及是否使用排线),ink,网点纸)去绘制同一个题材,比较差异?
但作为初学者,这里得尝试引入一些趣味以避免打消积极性。得要偏向创造性的,像小孩子的画那样天马行空的:
比如,使用奇特的媒介(比如烧焦的筷子,咖啡,泥水,红茶),奇特的画布(黑板,包,衣服,鞋子,墙,卫生纸)去画画?
比如,对身边的物体,尝试把它抽象成像软件图标那样的感觉?
比如,在纸上画一堆乱线,然后尝试去从中看出意义,去画出什么东西来?
比如,想象特定角色,去靠着想象把它画出来,无论是抽象到小孩子涂鸦还是画得细致,然后再对比实际的人设观察差异?
比如,对现成的作品,尝试画出、想象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的效果?
想法有很多,主要是要真正让我上瘾……路漫漫其修远兮。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