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的意义
这篇笔记只是再一次地向自己强调基础练习的意义、
无论是画画还是乐器还是其他领域,基础练习的本质就是为自己增加原语 primitive,让我把精力更多放到表达而非技术细节。
这里的原语并非指的是并发中的那个术语,它:
- 它并非原子——只是大脑能将它看作原子去随意调用,组合,不需要意识主动参与
- 这个定义其实在编程中就非常常见,比如给哈希表里put一个值,我看到的,用来思考的是它的接口而非实现;但这个例子其实也暗示了,原语可能是认知上的也可能是实践上的。对认知上的原语,它的建立实际上是建立心智模型,我这里谈的是实践上的
- 它是分层次的,对初学者来说,画线条,椭圆是原语,更复杂的物体不是,而对大师,头部,肌肉,动态,甚至氛围,情感等都可以成为原语,高阶的原语显然是依赖于低阶的
或许可以说,原语是思考的原子。它其实就是所谓的组块 Chunk。成为大师的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巩固更多,更高层次的原语,让我能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表达上。
这里也可以和舒适区联系起来——原语可以说就是在舒适区内部的行为,我对它已熟悉地近似本能所以做它毫无心理障碍(大脑不需要耗费能量),而舒适区之外的部分,即我还未能建立原语的部分,做它便困难重重,需要强迫自己去做。
为什么我创作有如此大阻力?因为我当前积累的原语不广泛,不巩固,不深刻,画面的所有部分我都需要花费精力去投入。这让我创作的启动阻抗是巨大的,我被困难压倒了(当然,启动阻抗的来源肯定不止因为它)。但实际上的过程其实更复杂,这是我做创作的一般情况:
- 被启动阻抗压倒,因此尽量做好前期准备,收集材料,画草图,尝试降低启动阻抗
- 实际开始后,因为当前既有的原语储备(我不是完全的初学者,还是有一些原语可调用的),在前期很多时候能维持心流(特别是草图阶段),开始开心,但中途会时不时需要去查资料
- 待到细化时(线稿阶段),我的原语储备就不够用了,更难进入心流,对后面的阶段感到害怕,然后基本就在这里放弃
跑题了,总之这里向自己强调,基础练习就是为了建立、巩固原语,而这过程必定是痛苦的,大脑拒绝去做的。而随着我的原语的积累,我便越来越能够将脑子投入在表达上,更容易将自己投入创作中。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