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直觉反馈系统辩护
这篇笔记的主要目的是说服自己,因为我没见其他人提出过这个问题的。
刻意练习要求,练习必须要有明确的反馈。但在网络上看到的大量的绘画的透视教程,材料,基本均未考虑到定义这里的反馈系统,而是说,凭感觉。之前这让我对它们有很大质疑,因为我认为,透视理论就是一个明确的反馈系统啊?为何不提?不过其实话说回来,只有科班才会真正地讲那些你可以用来 debug 的理论……
但其实最近才意识到,其实大脑的直觉本身就是一种反馈系统,仅靠它实际上就能让你取得很大进步,而且不会犯根本错误(只要你认真分析了,而且不画刁钻角度、焦距)。而且实际上,绘画也不要求你画得完全正确,骗过眼睛是第一位。
骗过眼睛重于透视正确
因为眼睛很好骗!
我在进行 drawabox 的学习的时候,注意到它的有机透视练习中会要求你在同一个方框中去凭直觉去画出一系列三点透视的方块。我们知道根据透视理论,对一个三点透视的方块,我们能够确定它的三个消失点,能够找到垂心即心点,于是就能够找到距点,确定整个画面对应的镜头的相关属性……而理论上来说,这整个画面的所有立方体都应当符合这里得到的镜头的性质。但 drawabox,他是怎么做的呢?它是每个方体都按照自己的感觉画,也不考虑你的心点是否在画面中心,也不考虑画面更加边缘的方体是否会有更大的畸变,它只是让你按感觉去随意的安排,仅强调一下近大远小,强调看上去大的物体畸变会大,看上去小的物体畸变会小……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眼睛是如此好骗,即使你这个画面是完全不符精确透视,但是它看起来就是很合理,而且你如果不熟悉透视理论的话,你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去 debug 它,这是我对绘画所需要骗过眼睛的第一次意识到。
第 2 次的意识到,也是让我真正意识到骗过眼睛在绘画学习中是重要的,则是 Krenz 的透视课程,它提出的十六格方块系统,即将物体千变万化的旋转角度概括为 4x4 个角度,记住这样的立方体的比例。它明显有限制——镜头是标准焦距,物体必须在画面中心……要画短焦长焦,需要主动做变化,不在画面中心的物体,应当在随后用透视作图……但这里最酷的地方在于——画人体时,你可以对各个部位分别去利用十六格方块系统去绘制,完全不考虑这些方块是处在同一个空间中,要遵守同一个镜头的性质……因为它就是骗得过人眼。
随后也有更多的意识到,圆柱大法的视频中,作者提到不需要太过考虑透视圆在画面边缘时的畸变,(弱透视下)一个平面上的透视圆均相似(大小不同胖瘦相同)……以及椭圆短轴必定平行于法线,短轴必过透视圆中心……这些其实均是实践理论而非理论正确,但即使是像 how to draw 这样的教材也会把它写上去。
总之这里就是说,你要追求的不是精确的透视,而是在绘制方便和正确性之间取得一个折中,毕竟你的最终目的是要骗过眼睛,传递信息。
大脑 just works
我既然目的是骗过眼睛,那反馈方式是能否骗过自己的眼睛就可以算说是合理了。但实际上,“看上去合理”,这个“合理”判断系统也是大脑无数次对现实中的物体的空间判断所养成的,特别是经过写生、摄影训练(或许开过车,做过各种球类运动,习惯看电影等情况也会对此有帮助)。
初学乐器的时候,我咋知道自己弹得对不对?靠听感,这个听感来自于哪里?其他人的演奏,大量曲子的听。我们没做什么傅里叶变换之类的看看我弹出来的音符的频率啊力度啊啥的是否和所需的符合吧?
但这也同样藏着缺陷——少见的角度,焦距的话,大脑对此没有经验,因此此时它的合理不一定反映事实,这便能解释直觉遇上困难的透视为何会出篓子。
要类比的话,就是你和群众打成一片,你就能写出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你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的东西就难以感染他人。所以,这确实也是一种群众路线……只不过这时候的“群众”,是客观世界,是你看到的,研究的东西,视觉素材库,它越丰富,你的直觉就越准确,你画透视画结构就能画地更好。
所以,主要靠直觉(和辅助线),极端情况下靠规则和 3D 辅助,练习时练直觉;反馈主要靠感觉“合理”,但需偶尔辅以客观规则、3D 辅助。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练习时,更多画现实物体(即使是概括后的),而非去绘制基本几何体,也有助于练习正确的空间直觉,因为大脑对现实物体有更多的经验,反馈会更加相对精确。所以,应当多写生,多做复合练习,单项练习更多作为补短板。
当然,这里不是说就只拿大脑去作为反馈了,上面也说了这个直觉系统对少见的角度、焦距会失效,有时候还是需要客观反馈的:
- 要明确我所学的那些方法的局限性,如十六格方块或是圆柱大法遇上整个场景的透视还是得拉拉透视线
- 偶尔还是得拉拉线做计算来作为反馈,可能是为学习(明确一种特定角度特定焦距下的观感),为 debug
- 有很多简单规则、方法可供做反馈,比如从那个 3:7 的比例,做画面内的连线来判断……这里不多提
在进行这些客观反馈的过程中,在积累更多视觉素材的经验中,在绘制更多作品的经验中,这个直觉系统本身也会得到增强。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