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比例研究 1
研究比例和体块,作为人体学习的开始。
这是 PBL 真正开始发功的时候——研究人体这样系统、再现性的东西。我应当能够有收获,我心里有一种自信。
我要再次提醒一下自己,我当前不是要把每一根线条,每一块体积的意义全都弄清楚,我当前的目的是弄清楚大的形状,大的体块,以及整个的平衡性,太过细微的东西,比如膝盖的形状,髋骨的外沿儿的突起,这些等后面再细细研究。螺旋上升!
但比例也不必强求,没有人会按照理想比例去画人的,大的关系对了就 OK。
这里只研究大体块,像手肘、膝盖的形状实际上也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个项目我估计不会研究它。
这个项目是为人体开个头,我现在把人体的东西过一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遍后,后面再看到人体绘画,我便会观察地更深刻,真正的提升发生在那个时候。
下次定项目的时候得把想学的东西先定出来……一个检查清单,完成项目后我要能够做到什么。
比例
本打算雨露均沾,但想到我之前提到的,我应当以一个画师为轴心,以它为前提去看其他的画师的教程。
我手上系统的二次元的人体书有两本,《理解人体解剖学 完成超出色角色设计》和《漫画基础 新手避坑指南》。两者各有侧重,后者的画风我更喜欢一些,但它在思想上更“平面”一些,前者则是从体块出发的。这两本我都会参考。但比例上先看后者。
比例究竟是什么?我说,比例回答这些问题——肩相对于头的宽度有多宽,手臂是从胸腔的何种位置长出来的,手肘、手腕的位置在哪里。
但,我不止是研究比例——研究比例必定会涉及到人体全身的正面,侧面像,这时候,观察其二维形状,对掌握人体的平衡是有意义的。
先看后者。画不多说,我先临摹一下作者所说的六点五头身(稍微做一些修改改一下它的脚的透视)。
在做这种临摹的时候,能够感受到 V 大预科作业中所教的(以及过去看过的绘画书中所说的),使用形状思维进行思考的方式的益处,让我方便观察比例,形状。可以说形状思维在为空间思维提供原材料。
作者认为,从耳朵向下做垂线是重心,观察到侧面图中重心过脖子中央,后背的最靠内的点,以及足弓。
总之,先观察各部分的比例和形状,然后再给出一种建构法——通过头部,根据前面观察到的比例,去构建出整个人体的形状,即找到这里的底层逻辑。从头部的比例出发去得到所有的比例,是一个正常操作。
这里说的头部,是包含头发的厚度的,但水平方向上不包含……先这么用着,看符不符合实践需要。
我怀疑下面有些观察到的东西来自于作者的风格而非普适性。
整体比例(水平方向)
首先看水平方向上的比例。能够观察到:
从正面看:
- 肩宽差不多是 1.2 倍的头宽(头算上头发),这个是随着头身比,性别,画风会变的,现实中的话女性大概是2头左右,男性大概是2.5头左右(均算上头发),但一般都不会太夸张,因为骨盆和肩宽的比例很重要
- 对女性,胯部最宽处比肩宽稍大(就骨骼上来说,骨盆宽度通常是比肩膀窄的,但因为脂肪的原因,胯部显得比肩宽或一样宽,在二次元中一般会强调胯部比肩宽),男性的话则是肩更宽,这也是为什么女性的标志是一个向上的三角,男性是向下的
- 胯部最宽的地方大概是耻骨的高度
- 网上找到的很多模特图像,肩普遍是比胯宽的,这好像是说因为肩宽更上镜
- 这种正常的稍微放松的站立姿势的话(不是立正,双脚并拢那种),小腿外侧最宽的地方比胯宽稍窄。
从侧面看:
- 胸腔,盆骨两个体块(算上脂肪的话)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是接近的,脚的长度同样接近
- 水平方向上头骨和胸腔长度似乎一致,算上头发的话头骨长度更大
- 后脑勺,胸腔背后最靠外处,臀部最靠外处,小腿腿腹最靠外处,这四个点基本上在同一条垂线上,但小腿腿腹最靠外处是最靠后的
- 身体前侧能看到一个明显的垂线,这个垂线往下落正好到脚尖,面部离这个垂线稍微有一点距离
整体比例(竖直方向)
竖直方向上的比例的话就大都和头身比做比较了。
- 首先看整体——身高一半的地方即为耻骨,其下是腿部,膝盖在腿部的二分之一处(这个作者大腿似乎画短了?),再向上一半是乳头的高度(这个……说的是男性吧,女性的乳头稍微更高一些),乳头和耻骨的二分之一处为肚脐。
- 这里唯一不变的,可以说只有耻骨的高度,将人体一分为二(但这个其实也并非完全准确,有的画师画的,其下半身是比上半身还长的,但仍旧显腿长)
- 注意下颌长度和脖子长度几乎相等,成一个比直角稍大的角,脖子是前伸的
- 听说锁骨和下巴的高度差为半个头时是模特身材,但这里肯定没算头发
- 锁骨以下(以锁骨的水平高度切掉其上部分,对胸腔的这个切法对简化问题是有益的)的胸腔的高度为一个头左右
- 腰部最细处,同时也差不多是胸腔快结束的地方稍微往上,也是侧面看最靠里处的高度,大概是肚脐向上二分之一个头。
各作品头身比
我先观察一下各种不同作品的设定集中的头身比:
结城友奈, 5.2 - 5.8 头身左右(这太极端了……),但仍旧没有多少萝莉感(我觉得这个只是我的思维惯性了,她们放到其他作品中确实看着就完全是萝莉了)。
我那霸响,6 头身,顺便设定上最高的梓是稍大于 6 头身(头发的厚度真的很影响这个判断!)。
非常奇特……这两个作品,算上头发后头宽和肩宽基本一致了,这难道是常态?继续观察。
波奇,她的肩宽就没那么夸张(1.2 头大概,但这衬衫……显肩宽啊),但头身比也是 6 头身。
光辉魔女,大概也是 6 头身,肩宽的话也是小于 1.2 头的感觉。
高校舰队的芽依,5.5 头身,但头发等与肩宽,顺便比她高 10cm 的真白,也没有 6 头身,但头发稍窄于肩宽。
再……换一个!偶像大师百万剧场,它的人设被吐槽过说手脚太细长了:
这基本上已经快赶上八头身了,偏偏它肩宽还是和其他作品一样没有太宽,
再比了下 EVA 和黑礁的,这俩就大于 1.5 头了,黑礁则是基本是 2 头了,现实的比例。
总之,建立了一些印象。
比起头身比,我变得更加关心肩宽了。
各头身比绘制尝试
在细致研究和换书之前,尝试默画一下 5 头,6 头,7 头身的正面的友奈(其实就修改发型,胸部和肩宽,但脸的结构也想做做区分试试,虽然这是超纲的)。但以她的设定图的上半身为参考。
我总觉得7头身怎么看怎么怪,可能原因应该是,这个头身比对应的身高太高了……也可能是不考虑头发的话这个头身比实际上已经接近8头身了。
或许,最终的解决方式是,不要画“这种”七头身,6.5头顶天了(在动画中的较高的女性角色,165cm左右的),可能就是这个头身比。但我想画点nice body的,所以还是看情况。
我突然感觉世界很大——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去研究,光是人体要学的东西就多的不得了;又有系统、可实操的练习方式,比如每天做的 ghosting 练习,后面还会加入椭圆和立方体的练习……有点开始找回学编程时候的乐趣了,虽然学习方式完全不同。
本想还画侧面……算了吧,或者待会儿。接下来看看体块。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