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曜对唱项目 α 记录
说是项目 alpha,因为这个项目后面我还会再回来的。
两人手持麦克风,深情唱歌状对视。画到草图,或者以博老师的画风去画线稿、上色(结果没有)。
我想要把这幅画画完!这就是我对这三天最殷切的期望。
我决定,首先画草图,画完草图,再去具体找设定集再细化!
草图
草图……目前我先就只画一张吧?
但这张已经暴露出问题来了:
- 我不知道怎么让两个人真正处在同一空间中(做交叠?),如果不画眼睛,目光的话,还真难去表现。
- 眼睛的结构,我之前画的大头练习都是看镜头的,不看镜头的时候瞳孔位置我有点不确定
- 我不熟悉头和脖子、脖子和肩膀的连接关系,我今天早上的时候才去 HBR 对着 3D 模型看了一下脖子,认识到脖子是前伸的,但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 我希望画出稍微弓腰的感觉,表明唱的很用力,但很难画 hh
- 我不明确手臂和胸腔的位置关系,手臂的大小,这个角度手肘的高度和位置,我改了好几次,我记得弯举时,手肘高度应该是到肚脐(不过很多二次元画师都无法正确处理手肘高度)
- 手,手,手!手是公认的难点,对我当然也不例外,手和麦克风的关系是怎样的,完全没有头猪。
继续继续!
我……我到此为止了,这个构图就这样吧,然后找设定集,决定参考 https://exhentai.org/g/1614144/a15592590c,这个同人本的千曜画得特别可爱。
我注意到一种不好的倾向——我刚画了其中一个角色的草图,就去反复研究,为什么我画的不可爱?然后反复尝试修改。我觉得我这有点超过了,另一个角色我还没画(就是说我连这个阶段都没完成呢),而且后面还有线稿、上色阶段呢,要表现出角色的神态和可爱感,并非仅是这阶段的任务。这就像,就像厨师刚剁完菜,就尝了一口抱怨“这菜没味儿”(GPT 这个比喻绝了 TMD)。
这实际上是因为(仍旧是 GPT 告诉我的),我试图用局部去打动自己,以便获取信心继续推进。
解决方案是,我应当明确每个阶段的评价标准,同时,关于可爱感,我应当另行建立项目去进行研究,而非总是临时面对它的时候才觉得焦虑。
see?如果没有创作,我不可能发现这个问题。
然后,千歌和曜,都是相对复杂的短发,它们的立体感我都不会处理……我现在才意识到,我选择布丁作为大头的绘制对象,是选择了个最简单的——她的发型极其简单且风格明显,很容易画出来感觉,但千歌和曜都是相对写实的头发,我得专门去研究怎么画才行。
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如果说现在大头是我的学习区的话,人体的衣服(衣褶)对我来说就是恐慌区了,画它对我来说得不到正反馈,难以解决。但恐慌区是必然会面临的——我要完成创作的全部过程的话,其中必定有许多部分是我没有训练、学习、研究过的。
see?这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暴露自己在绘画、以及在内心上的问题的过程,两者都是需要调整的。
我应当做的是,对于处在恐慌区的部分,我要允许自己画的烂,但同时我要找到我最恐惧的部分,然后后面专门去干它。先做出来(即使是小孩子涂鸦),再做好。
然后,处理完了衣褶……千歌这个角度我真不知道咋画,手臂把胸部全挡住了,不知道怎么暗示胸部的体积。
然后,是这张图的最难关了——手……这还不止是普通的手,是双手交叠握住话筒,这我必须得找参考了。
但我想想不对,握住话筒好像不会这样双手交叠,而是一只手覆在另一只手上面,这就相对好画一些,是抱拳的感觉。
最小交付物完成……而我觉得我有必要继续下去,线稿阶段一定能够看到更多问题的——我的头发,衣褶,手,可以说均有糊弄的成分,线稿会把它们都暴露出来,把草稿粗糙的线条所掩盖的东西全部都暴露出来。
线稿
我在绘制线稿之前又逃避了,本来第二天还有充足时间去画线稿的……
考虑到现在每天的投入到画画上的精力还是不够多的,我应当定更多任务。
第三天。他妈的,你清醒点——头发,主要是复杂的后发,是你毫无把握的东西,画线稿正好是暴露的机会。从这时候起,既然后面全都是恐慌区了,那就转变心态,以轻松的心态去画下去,把目标改变为暴露自己在结构、线条、上色上的问题,而非切实地完成这幅作品。实际上传作品时,我要把当前的草稿、线稿、成品均上传,因为它们都是有意义的。
早上发现了一只幽灵蛛在地上,结果上午跑去打扫卫生了,下午四点才开始画画……
用博老师的画风的话有个问题……那根本没得色上——两人均是浅色头发,校服也是浅色,唯有衣领颜色稍微深……这什么跟什么啊。
按照博老师的画风,他是不会去明确画明暗的,所以头发的暗部我也没法用暗色。
唉,黑白插画我认为是有必要去学习的,我将来是要画漫画的,为了绘制快速,表现直接。这方面的话,伊月 kuro 老师的风格我很喜欢。
这里做了个额外的研究,记一下,想参考幻想黑兔老师的画风,于是翻他的画集(书我买了!),看到一张曜的脸感觉结构有点奇怪,就修改了一下:
这是把整个脸的轮廓包含右眼均往里收了一下,但把原图的可爱感搞没了——嘴唇处有点婴儿肥的感觉的,我不小心液化给它抹掉了。再说这前后其实也没啥差别……
然后再次修改,这次修改左眼,修改了一下两只眼睛的对称:
这种也可以当作日常的一种练习了,看到感觉不对劲的图,尝试用液化给它修改一下做对比。但必须隔天重新审视一下,不然怕自己陷入视觉疲劳中。
就我当前的状况来说,我感觉线稿的乐趣在于闭塞阴影(虽然这个可能会把后面的上色阶段给坑到?)
线稿,线稿,很矛盾嚯,我其实是期待在将来去画厚涂画风的,这样的话线稿的重要性其实不大(成图中甚至不会保留线稿),但我同样也喜欢漂亮流畅,变化多样的线条。但我不可能只专精厚涂——我还要画漫画呢!那线稿就变成同样重要的东西了。
但在线稿阶段,我就得考虑上色的部分了。这张画的主题是非常轻松悠闲的,因此不适合高曝光的风格,所以闭塞阴影的话我强调可以,但不能过了头。(不过过了头也没事,线稿可以在后续调整颜色,只要改成当时的阴影的颜色即可)
同样考虑到这幅画的主题,我决定以 はえもり 老师的上色风格为参照,他的风格清新我很喜欢。
但这思考方式是不是有点问题?我咋是以题材去决定风格呢?没见到其他艺术家这么干的。还是说现在我没有自己的风格的时候确实应当如此?
但我可能也不能直接和其他艺术家去做比较……因为我不能只有一种风格,轻松的,严肃的,尖锐的,我都得掌握,因为我不是完全地出于我的兴趣去画画的。
所以今天的临摹启动就以はえもり老师的一幅画去开始,但这次就不止是拷贝形状了,上色也得看看。这也得算到这个项目里头!
上次画线稿是一年前了吧……现在画线稿的话,仍旧感觉跟喝醉了似的脑袋雾蒙蒙,但也会思考线条对应的空间,线条应当是粗还是细,但目前没总结出系统的方法论,画出来的东西仍旧是凌乱的。
但,我对自己重申——漂亮流畅的线稿我应当把它放得更长期,我当前不要追求它,线稿毛糙就毛糙,只要能清晰看出结构(这是线稿对当前阶段的我的意义),能服务于上色,我就认为它是合格的。但,线条可以毛糙,线条背后的结构必须清晰,即始终要带着空间思维去画和看线稿。(当然,我也承认有时候相应的结构是超纲的,我确实对它认识不清晰,但这是当前的局限性导致的)
就是说,(当前)更多是把线稿当作工具,过渡形式,而非是独立的艺术形式。
但应该是有取巧的方法的,让即使毛糙,用短时间画出来的线稿仍旧好看(我可能会始终画这样的,除非是非常平涂的风格强调线条的),但这就是后话了。现阶段这不是重心。
比如一种方式就是,用大小不变的,笔压对应不透明度的笔刷去画线稿,但这方法……对漫画可行不通(虽然漫画也并非是必须要你的线条清晰漂亮)。
然后给这幅上色。上色过程我是:
- 先随便用一种颜色把主角的剪影圈出来
- 把这个图层作为剪切蒙版,然后涂各部分颜色(在同一个图层中)
- ……
呃……这幅临摹的上色 pass。我有点绷不住。我承认,线稿和上色这俩确实对我是很大的恐慌区,我整个人都麻了。上色这个过程,就非常地……怎么说,流程性?
总之,我还想着能更自由一些呢,我最喜欢的那种,是画了草图后直接上色+线稿同时进行,线稿更多是作为辅助、强调边缘、闭塞阴影来的。
这幅,我就自由一些吧……就按这里说的做。但这……真的是一条荆棘之路,做任何事情我都没有任何底儿(而且甚至没有范本)。上色,我需要熟二分,熟素描,熟色彩,但这些我其实都不熟(硬要说的话素描曾经练过,但早全忘光了,而且板绘上没怎么画过)。总之,调整心态,后面分析过程的时候就看看录像。
又想着在这一阶段去画灰阶,再后面再上色,但这一幅并没有那么多明暗要拉,所以直接上色得了。
下一幅以及近期的图,就别 tm 上色了。当前这个不是学习方向。下一个创作项目,就一个四格漫画吧。
呃……然后这么操作,实验成这样,我渐渐画不下去了,但……我还是得画下去,根据 GPT 的建议,首先把整体的明暗搭起来,然后马上去细化千歌的头部以作为下一阶段的起始点(我之前是想着整体一起细化的,但这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方式)
我要再次再次再次给自己强调一下,我就是菜,现在干的事情我都完全没有经验,因此毫无头绪,emo,想要放弃,都是正常的。我要尝试去把这些心态看作他者,尽力去拒绝被它们所影响。
好吧,我决心还是这样停下,这种方法对我来说有点太过了,我应当先掌握那种逐阶段的方法,从草图到线稿到上色,这样一步到位需要我对将要达到的结果胸有成竹,但我完全无此能力。
我决定,在下一个带上色的完整作品的创作型项目之前,我要去找一个画师作为模板,研究他的上色流程(得一板一眼,不那么随意发挥的那种),去按全流程完整临摹一幅他的画。
但这一幅我不能割舍,我要在后面的一个星期里继续完成它,但不影响其他项目的执行。这整幅画,我在后面研究了线稿和上色后可能回来做一个 before-after 呢。
复盘
结果其实也没什么复盘的。上面提出了一大堆问题。我当前主要关心结构上的问题:
- 头发
- 眼睛的结构,目光方向
- 衣服和衣褶(当然,前提是人体)
- 手
但这不会改变我后面的几个项目:关于透视中的立方体和圆的研究,关于人体比例、体块的研究,然后是另一个创作型项目——绘制一个人物的两个全身立绘(弱透视的,接近平行投影),泳装的和着衣的,包含正面、正侧面和半侧面(当然,最小交付物将会是泳装的正面和正侧面,因为着衣的版本仍旧是会超纲的,斜侧面作为立绘是很少出现的),而立绘里也是要画线稿和上色的。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