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Drawabox Lesson 0
lesson 0 只是introduction,但不能说没有干货。
drawabox致力于提供其他教程所忽视的内容,真正的基本功,让人在进行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更少的困惑。
但,drawabox是一个机械的练习场,而非塞尔达的初始台地那样“寓教于乐”,它(至少看上去)是呆板的,无趣的,让人想跳过的,就像以前的游戏的教程那样。
drawabox的作者声称,你在彻底准备好去学习更复杂的知识之前,先去接触它们,是很好,甚至很重要的。
drawabox让你的画更 solid,而dynamic sketching(这个指的好像不是速写,dynamic指的是空间中的动态?)让画更cool。
drawabox教授的,是空间推理(spatial reasoning)能力,即理解我们在平面的纸上所绘制的东西,实际上存在于三维空间中。
drawabox,把绘画当作一种运动(而非学术),即我们的意识负责我们要画什么,我们的潜意识和肌肉记忆去负责把所思所想落实到纸上。
继续回到塞尔达的比喻,比如守护者的激光,你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完全不虚它,随随便便就能弹反它的境界。而在你达到这个境界之前?你当然仍旧可以继续游戏,但你会躲着守护者走,遇上全是守护者的关卡就愁眉苦脸,或者待后期有一战之力后和它硬拼。我在想,基础并不意味着要最先学习,但它终究是要掌握的。
什么是基础
What on earth are the fundamentals?
drawabox认为,最关键的基础,就是关于对平面上绘制的东西是如何存在于三维世界的认识,即空间推理,它表现为form和perspective。但drawabox并非是透视课程,它只讲最低限度的。实际上我也不要完全精确的。
另外,考虑到画画只是在纸上,画布上不断做标记,做标记的能力也是基础。
最后,是观察力,从原材料中提取出主要、关键信息,从而在纸上构建出solid的物体。
drawabox不讲光影素描(大多数课程都会使用光影去塑造立体感),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能帮我们更好在空间推理能力上进步的形式(如结构素描)去塑造立体感,实际上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更坚实的基础。
谈到风格,风格化要求必须保持内在一致性——以这个方式去抽象嘴唇,那在所有时候都必须以这个方式去抽象嘴唇以避免风格不一致。但倘若脑子里没有,或者没有吃透嘴唇的原始材料,即它在三维空间中的实际的存在,又怎能去保持这种内在一致性?
风格的两种看法——风格是函数,输入是现实,输出是图像;风格是透镜,扭曲镜头看到的所有东西(两种看法实际上是一致的)。
但风格也………………像设计业务代码,是一系列的权衡。我先说,这种情况要做什么事情,那种情况要做什么事情,然后我会发现例外情况,于是我又往这代码里塞逻辑。
它也提到,可以通过master study来观察大师的作品来学习其风格之类的……
这里扯太远了(它扯太远了,我也扯太远了),总之要保证内在一致性,即要保证能维持自己的风格,必须要掌握基础。
转变思维方式
这一章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关乎我如何坚持下去,对我的计划可能也有帮助,如果我能认同它的观点啦。如果我觉得确实有谱,我估计会做一篇笔记。
对结果的执着会阻碍进步。这个我实际上已经知晓了,在编程的经验中。我进步的时候从来都不是出于追求进步。但细细想来,关于画作在编程中的对应物,即项目……………………我其实是没怎么经验的,我有多少个中途放弃的项目,这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过于执着结果,即项目的完成导致的……就和我有许多半途而废的画作一样。
这下好了,我可能得靠画画带给我这种经验了。
总之,首先是视频,视频说,要把成功这个词忘掉,你对失败的害怕是阻碍你学习画画的最大困难。
如果我的绘画水平达到了我心目中的完美的程度(不可能啦),我会画什么?我可能会去画点扶她百合,画点我心中的美好,和让人火冒三丈的东西。
但为何,我现在不画?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但为什么要准备好?没人会责备我,因为我确实没有完全把握它们的能力,问题在于我觉得羞耻,尴尬,我给自己这种压力。
想想最坏的可能性——我做了尝试(其实就尝试过来说,这已经不是“最坏”的了),然后把它发到网上。然后呢?有人会来嘲讽我,对我失望吗?没有,其他人只是忽略它,因为他们并非是真正关心。
drawabox要求你去主动去尝试高于你技能等级的事物。实际上,drawabox提出一个 50% 规则:你以50%的时间去看教程,课程,研究,练习;你以50%的时间去为绘画而绘画。这对初学者是要命的——我这不会那不会,你让我去画作品?我想在掌握基础后再画!我想在学习完背景后再画背景,想学习完上色后再做上色!
这来自于恐惧,恐惧被评判,尴尬,被羞辱,所以即使是自己作为目标的东西,也从未想过现在就去动笔。
但,这是一种暴露疗法——通过主动去把自己暴露到完全不会的东西上,主动去犯错,让自己不再害怕去进行尝试(顺便找到自己的问题,就前期来说,这反而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但这是一个方面,50% 规则同时也是在要求,在你绘画,玩耍(虽然是玩耍,但这并不意味着快乐)的时候,只关注当下,不要想着进步或变好。这既是让你从中能找到快乐(好吧,并非总是,但就像玩高难度游戏一样,受虐也有受虐的快感),也是训练把技能投入到实战的能力,以及不同技能之间的关联。此外,这同时也是让大脑有时间去处理自己接受的东西,让学到的东西真的内化。
内涵太多了,它实际上并非是仅和画画相关。所以,就这样吧。
课程说明
因为我其实是打算把drawabox当成一个理论来源,而并非完全根据它说的做,所以这里的课程说明和下一节的工具我都草率略过。但实质得提一下——它要求使用纸笔,使用针管笔,是为了让你能够不能撤销,因此必须在下笔之前三思,不能像铅笔、数位板一样,不能用轻微笔触去思考,而必须思考清楚才下笔。
我认为这个思想是有益的,但它对练习空间思维究竟是否是必要的?我倒是保持怀疑,我考虑吸纳它的思想——下笔之前先想想要做出怎样的笔触,再进行下笔,只有在前期出草稿的时候才用笔触去思考。但我是有针管笔的,偶尔如此操作一下当作考试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但至少drawabox的作业?我或许可以用用针管笔先找找感觉啦!
就这样了!lesson 0 完成!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