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健身》笔记

徒手锻炼,六艺十式,不得不说这本书确实让人兴趣满满。能练出“功能性力量”,真正在生活中能用得到的力量,而不只是好看的“死肌肉”,对我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这里做一下笔记,写一下徒手锻炼的注意事项,然后定一下一个对初学者(我)可能的计划。

关于桥和倒立撑,桥,书中建议做到窄距深蹲和悬垂屈膝后才能开始做桥,这两个是深蹲和举腿的第六式;倒立撑,书中建议先掌握窄距俯卧撑或偏重俯卧撑后才开始做倒立撑,这俩是俯卧撑的第六、七式。

关于热身

使用动作的低强度版去进行热身。做 2-4 组,高次数。关节不好,年老,天气冷,就 3 组或 4 组,否则 2 组即可。一个一般的建议是,先做一组 20 次,再做一组 15 次,不用太卖力,用一半的力量即可(这是说,第一次选择能完成 40 次的动作,第二次选择能完成 30 次的)

但对初学者(没有更低强度版的动作可用),用正在练习的动作即可,每组 12 次,2 组。

关于每个动作

耐心,要耐心,不要小看每一个动作,即使它看起来轻松到极点。不要急于求成,去榨干每个动作。

一般来说,使用 2-1-2 模式——2 秒上,1 秒暂停,2 秒下,不利用惯性,把压力完全地施加在肌肉和关节上。在第五式之后,就大概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来了。

在后面做变式等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些爆发动作,但这些动作……应当在能轻易地完成正常动作时再进行,不然很可能受伤或留下长期毛病。

只有当你的关节已经适应了一般的,速度平缓的动作之后,快速动作对你而言才是安全的。如果你喜欢,那么爆发式动作可以作为你训练时的补充,但它不应该成为主要训练方式。只做爆发式动作的人早晚会关节疼痛,咔咔作响。

关于升级

前期大概可以每个月升级一级……?后面又不是这么说。

关于升级——

  1. 先达到初级标准
  2. 每周或每两周(难度更高可能得三四周)增加一次次数
  3. 达到中级标准的次数后,增加训练组
  4. 达到中级标准,增加第三个训练组
  5. ……直到满足升级标准

这个……很明显不可能,前面的故事中说一个月从墙壁俯卧撑升级,但他升级次数是 3x50,一周增加一次次数的话这得快一年了,所以看节奏来,总之要榨干自己。

或许还是每月一级先实操看看,这个实际上已经是比较稳妥的了。

关于计划

首先只尝试四艺——俯卧撑,举腿,引体向上,深蹲,均 2-3 组,每个训练日训练其中两个。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俯卧撑 引体向上
举腿 深蹲

我觉着这个实在是太保守了…………间隔一天去训练如何?

GPT 给我推荐了一个更加……费劲儿的计划,顺便往里面嵌入了 HIIT。我考虑按这个计划去做,试试嘛。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俯卧撑 引体向上 HIIT 俯卧撑 引体向上 HIIT 完全休息
深蹲 举腿 深蹲 举腿

然后是研究四艺的每一艺的注意事项,以及第一式的细节。尽量保证……客观,作者可能有些过于吹嘘。

但囚徒健身 2 中其实也有一些内容可能最开始就要加入的,那本书我还没入手,等后面吧。

俯卧撑

俯卧撑练习上身。俯卧撑主要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胸小肌,肱三头肌。但其他部位的肌肉也能得到静力锻炼

俯卧撑的一般原则:

  • 避免诡异的角度和手部姿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姿势
  • 躯干,髋部,双腿始终要成一条直线
  • 双腿并拢(不作弊!)
  • 动作最高点时,双臂伸直,但肘部不要完全锁定而是微弯,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练腿时的膝盖,倘若锁死可能造成关节损伤,膝盖的半月板倘若损伤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 上推呼气,下降吸气(一般论)
  • 使用 2-1-2 节奏提高动作质量,待超过入门级别后再加速,做快速、爆发动作。

注意:力量训练时的通用呼吸原则——推起、发力时呼气;下降、还原时吸气

关于手势,正常地使用手掌做支撑(我手腕没受伤,也不希望它受伤啦,所以俯卧撑必须循序渐进)。但后面提升时可以改为用手指支撑。

第一式-墙壁俯卧撑

起始姿势:面对墙壁站立,双腿并拢,双臂伸直,与肩同宽,双手平放在墙上,手掌与胸等高。

动作和结束姿势:弯曲肘部,直到前额轻触墙面

反复:将自己推回到起始姿势

注意事项:手掌高度不要太高,太高时会导致大臂和身体的夹角错误(正常时夹角应当在 30-45 度左右),损伤肩袖。

初级标准:1x10

中级标准:2x25

升级标准:3x50

alt text

后面的变式动作看描述就觉得有趣 hhh

深蹲

其实大多数动作都以下身为基础,即使是上身动作,如推、拉,拳击等,有腿伤时也无法做到。

深蹲锻炼整个下半身。

注意事项:

  • 不同幅度深蹲会锻炼不同肌肉。标准深蹲(全幅动作)能锻炼下半身所有肌肉
  • 深蹲是臀部主导——想象夹紧屁股去发力,臀部后侧(臀大肌)发力
  • (标准)深蹲动作进行到最低点时,大腿后侧会紧贴小腿,身体将无法继续降低
  • 深蹲最高点时要完全伸直双腿(但不能锁死)
  • 下蹲时身体前倾,要用肌肉力量有控制地下蹲
  • 深蹲最低点时要想像自己在“坐着”而非“蹲”,膝盖和脚尖方向一致,不过脚尖,不内扣
  • 最低点最难,但绝不能快速下蹲然后直接“弹”起来,这会损伤膝盖,要坚持 2-1-2 节奏——最低点停留 1 秒,并且要保证上半身不动,只靠腿部力量把自己推起

第四式-半深蹲

感觉前几个动作都怪怪的……准备从半深蹲直接开始,然而更加谨慎,避免快速升级——就定成……4 组 50 次后再升级到深蹲吧。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和肩同宽或略宽,脚尖向外

动作和结束姿势:保持背部挺直,弯曲髋部和膝盖(想象屁股向后坐),直到大腿水平。膝盖绝对不要向内(脚尖向外对此有益)

反复:反向回到起始姿势

注意事项:脚尖朝外,背部挺直(不要弓腰塌腰)眼看前方,膝盖不过脚尖,发力时臀部主导

初级标准:1x8

中级标准:2x35

升级标准:2x50

alt text

引体向上

健身似乎可以把人体肌肉分为四类,拉力肌群,推力肌群,核心肌群,下肢肌群。(感觉这个区分深入人体动态的学习的时候会有意义)

引体向上是训练拉力肌群(肱二头肌,以及背部)的最好的动作。

引体向上以下巴超过横杆为基准。肘部要微微弯曲(不要锁死),同时肩部必须避免耸肩,要收紧双肩,让肩膀下沉(肩胛骨向下拉,向脊柱中线靠近),想象像收回翅膀那样夹紧肩胛骨

先锁住肩膀,再拉动身体

引体向上和体脂很相关,减肥会有帮助。

引体向上很难,每一式花几个月掌握也是正常的。

怎么握都行,正握反握侧握(吊环),怎么舒服怎么来。

不要蹬腿,坚持2-1-2。到第五式后,尝试突破极限时可以蹬腿,使得多做一二三次,但只有最后才如此,而且蹬腿不算次数。但仍旧要保证有能正常下来的余力。

引体向上是肩部和上背部肌肉的发力,如果收紧双肩,这将会很自然,否则会变成更多靠肱二头肌发力

第一式-垂直引体

用门框或者高栏杆,靠近它站立,脚尖距离8-15cm。

起始姿势:面对站立,双腿并拢,抓住该物体,最好双手与肩同宽,但无法如此也OK;此时手臂应当是弯曲的。

动作和结束姿势:身体慢慢后倾,此时伸展手臂,直到手臂几乎伸直,身体和地面成一定角度。

反复:并拢肩胛骨,弯曲手臂,把身体拉回到起始姿势

注意事项:肩部始终收紧!要注意上背部的感觉,不要全让肱二头肌抢风头。

初级标准:1x10

中级标准:2x20

升级标准:3x40

alt text

举腿

举腿练身体“中段”,这么说是说它应当和上身下身关联起来,不能孤立练习。

中段肌肉负责稳定我们的身体。仰卧起坐和举腿均能练。

举腿的注意事项:

  • 放下双腿时吸气,抬起时呼气,动作最高点时呼气完毕。两次动作之间可以喘几口气如果有必要。
  • 直腿举腿难可能是腘绳肌过紧,可以先拉伸
  • 吃饭和练习腹肌的时间间隔至少两小时
  • 坚持2-1-2,最低点不要利用惯性

第一式-坐姿屈膝

尝试做了几个,这玩意儿比卷腹刺激多了。

起始姿势:坐在椅子或床的边缘,身体后倾,双手抓住边沿,两腿伸直,两脚并拢,脚跟距离地面几厘米。

动作和结束姿势:呼气(发力呼气),同时平缓地抬起膝盖,直到膝盖距胸部15-25cm,呼气结束。

反复:暂停1秒钟,吸气,反向运动回到起始姿势。

这个动作似乎允许完成动作时上身有微妙动作以保证重心稳固,见图。

注意事项:

  1. 双脚始终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始终悬空
  2. 呼吸节奏要正确。腹部始终收紧,动作要慢
  3. 两次动作之间可以喘几口气(所有中段练习均如此)
  4. 调整起始姿势和结束姿势之间的动作幅度以调整难度

初级标准:1x10

中级标准:2x25

升级标准:3x40

alt text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