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enz色彩 L2 作业笔记

这周有很多收获,下周会有更多。我现在最缺的就是继续赶上去绘画时间,不再拖延。

A

很恐怖,家人们。

第一周只是尝鲜,第二周开始对我重拳出击了。做的非常痛苦,但这才意味着它有意义。

老实说,我做到这里就是极限了……我确实是体会到什么叫设计了……这做完大型后几乎完全是设计了(大型同样是设计)——

然后则是做小形状——把整的东西给切碎。小形状优先做到视觉中心——头,角,然后再在胸,背部上的明暗交接线左右做细节。

做细节一般是围绕明暗交界线——去细化明暗交界线的形状,去在亮面切一些暗的点线面,在暗面切一些亮的点线面(这个做的很少,主要是为了体现材质,反光……)

使用何种形状,似乎也是可以形式化的,而非完全去进行探索。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的形状:三角形是宽窄变化图形的最小单位,条形会容易出现平行线,有刻意规律的感觉,因此不够自然。

然后这只大象……哈哈哈我也不知道我在画什么,总之我在玩儿。做这只大象的形状的时候我有故意地:

  1. 让两只耳朵的形状复杂度不一致,强化光源方向的印象
  2. 象鼻子上用了大量努力去表现大象身上的纹理,同时用环绕线去暗示体积感

其实还挺快乐的,但我不知道我过不过的了哈哈哈。

A02则……我完全完全没有底,我都不知道我在画什么。

这里,再次,再次,再次去强调——我作形状,不是去再现所画之物,而是去表现所画之物,我的形状应当有主动的设计,主动的设计啊!在衣褶上,更是如此。我注意到我稍不注意就又陷入到了拷贝物体的境地。

但明显,我确实不知道我如何去作形状……在动物身上还好说我可以瞎编,但在衣褶上?衣服就长那样,我还真没想法在看上去像原图的情况下做太多自己的发挥……我确实做了自己的发挥,但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临界点……我需要一些方法论,一些我可以实操的形式化的方法。

我准备,等我做完所有B作业,就再回过头来做A作业剩余的图,其中:

  1. 不使用网格帮忙抓型(网格确实方便,考虑这个练习的目的,形准确实应该作为前提让我专心思考形状,但……just for fun)
  2. 我要去研究一下如何形式化形状,我得去看点构成课程(有趣的是,我曾经以为构成即构图,没这么远啦)
  3. 找一张参考图做四次——用不同种类的形状,去表达它原样的感觉,毛茸茸的感觉,石膏的感觉,木头的感觉……

结果A01直接就过了,A02要求我改的地方是我完全没料到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改的未免有点宽松吧?

B01

B01 这个作业大概是提前体验一下上色全流程。但同时也再次是一次二分的练习(感觉是简单版)。

我注意到我提的问题都是空间结构的,是我能不能画出来且画的能看,而至于我画的东西去表达什么……?我目前还分不出精力去思考。这是非常正常的。

这个作业……放到L3里吧,在L2这段时间里我没画完,只做了节点一。

B02

B02才是真休闲吧?

但我做的还是有问题——石头和帽子的挂饰,我沉进去细节里了,结果放大了看好像挺有信息量,但用正常大小去看,只觉得是一堆毛边儿,我要意识到,我如果要做什么细节,它应该是观者在正常的画幅下就能够看出来的,如果正常的画幅看不出来,那这种细节就属于无效细节,对画面的整体没有贡献,反而起反作用(让形状毛糙)。细节必须是属于整体的细节,而不能唱自己的独角戏

总之,检查这个就是——在一个能看到整个画面的缩放下,检查我做的细节究竟能不能看出来,有没有意义?这就像手游会放更大的UI更大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