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砖
何谓绘画的敲门砖?虽然我目前还没真正完全摸到它,但我有一定底气去说:
绘画的敲门砖就在于使用空间思维去思考,去将场景、人体,物件,无论是机械物还是有机物,去统一起来,从立体的,空间的结构的角度去思考。而我认为只有理解了这点,后面的快速的进步才有可能。
那么,回过头来,编程的敲门砖又在哪里?编程我可以自夸已经是职业级的了,但我确实从未思考过编程的敲门砖是什么。假设这个敲门砖只有一个,我心里有两个选项:
- 实验精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反复的实验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而非遇上啥东西都去问他人),正是带着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我是感觉对编程建立了属于我自己的一套心智模型(不过现在因为AI的发展,同时我也更多陷入业务开发中(现在则是辞职),所以这个精神我也在逐渐丢掉)
- 心智模型——理解学习编程就是对各个概念去建立自己的心智模型,理解它是适用于实践的,可能有纰漏的,会继续螺旋上升的,和具体的实现是不同的,以心智模型而非具体实现的角度去进行思考。
而实际写下来,能发现这是同一个东西的一体两面——心智模型是利用实验精神去发展起来的,而实验精神的目的就是为了去建立心智模型(以及找乐子)。
这里的重点是,我不是从他人,从教科书中去“拿来”心智模型,而是去在实验(实践)中主动建立并迭代心智模型。非常显然——这一点适用于一切认知领域。
模型永远是核心——因为大脑永远无法完全把握现实世界,必须通过建立心智模型去在脑袋里进行“近似”(这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现代大白话的诠释),学习编程时,心智模型和具体实现的异同会让我反复意识到这一点。
再次回过头来去看画画,空间思维就是我的一个心智模型——它决定我以空间而非平面,三维而非二维,体积而非形状去指导我的思考(就像命令式编程时使用线程模型去进行思考,函数式编程时使用更偏向数学的角度,或者Continuation,或者Monad的角度去思考)。而它只是第一个而已!在后面的提升中我要关注各种技法,还要掌握形状思维,那是后话。
但这里也得强调——从画画去出发,它的心智模型是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积累(手)而非编程更多是来自于逻辑推演(脑),这个差异我现在不研究。
其实也没写啥新东西,只是把以前就晓得的东西再次明确一下而已,但我相信重复的必要性。that’s it。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