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游戏化叙事的思考
Habitica 中有一个有趣的想法——使用游戏化叙事的方式去定义任务,以提高用户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这个游戏化叙事,可以说就是采用特定游戏或艺术作品中的世界观,去重新描述生活(中的任务),比如,将“打扫”重新解释为“清理哥布林巢穴”,“学习”解释为“魔法研究”。
这让我想起以前的尝试——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立场去驱动我自己去进步,让我在每件事情上都找到长远的意义,并为此激励自己,让自己始终热泪盈眶,不懈奋斗。这个就是所谓的革命叙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前是稍微做过类似的尝试,但效果是比较差的,这是可以想见的——降低体重,学习贝叶斯统计,学习画人的头颅,它们对我们的事业在客观上究竟能起到何种帮助?这之间间隔地太远太远了。虽然我知道,这些任务对我是有益的,因而在长期上对我们的事业最终是有益的,即使这关联非常难看到。
而游戏化叙事给了我启发——我不必追求它们客观上的作用,而是追求主观上的,即对我的作用。我并非是去分析它们对我们事业的价值,而是以最能激发我的动机的方式,即革命叙事,去重新解释它们。
比如下面的任务:
before:
1 |
|
after:
1 |
|
我尚不知该如何具体描述这种……心态?但我想起歌曲《毛泽东》中的歌词:
当爱情和战斗如今已变得一样
或许这里想要做到的就是这种生活态度,为我的日常行为赋予历史性和政治性,使它成为反抗的一部分,我不敢想象如果能坚持这种态度,能为我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意义感。这或许也是主席所推崇的做法,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们的生活态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将革命叙事作为对现实的解释和改造工具,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精神寄托。重点是解决问题(抓革命,促生产),而不是沉浸在幻想中或者自怨自艾。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