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长远,感受当下
Krenz 的透视课程第 17 期的正课结束了,虽然我的学习仍未结束,我还有 L8 未完成,正课和答疑和所有材料未进行反刍,后面紧跟着透视 DLC,以及毛厂速写。
但今天也值得我记点什么了,在这里放点什么东西作为里程碑吧。
透视课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对透视的看待的方式——从把透视当作框架,到把透视作为参考信息,而一个关键性的转变,在于不再追求完全精确的透视,而是追求工程上可用的,在边界情况的实践规律,而非理论正确。圆柱大法,十六格方块,这俩(以及 drawabox,作用并非最主要,但确实是最初的 trigger)可以说共同促成了我的心态的质变。
但我仍旧有很多干货都没有从课程中吸收——L6L7 我还没看呢!去做手术去了(虽然作业已经做完了……),所有答疑都没看,里面有很多关于人体的绘制的议论我有吸收的必要。以及关于后面的更长远的学习路线,练习方式……总之我目前只能说只吸收了这课程的干货的……三分之一(毕竟大部分时间我都去做作业了不是吗)。
但得向自己强调一下(因为我注意到我开始质疑我之前的学习效率了),万事开头难,学习速度并非线性,事实上我相信我后面学的会更快!再配上毛厂的速写课大概能训练我的人体和形状思维,以及建立绘画习惯,后面的两个月,要真的成为跃进。
但这里不谈其他的,只谈心态。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我脑子里的斗争中的“文艺战线”。而它目前只能说战况不妙——我的干眼症可能是因为某种自体免疫病或者干燥综合征引起的,这两样实际上均和情绪相关;中医也说我肝郁气结。这证明,我现在的心态确实是有一定问题的,我焦虑进步,焦虑未来,焦虑和他人的对比。而干眼症,心态在身体上的反映,已经对我的生产生活实践有了直接的影响了,所以我必须得让理性上场,详细分析一下,然后开点药方。
焦虑进步
这个很显然——就是嫌自己进步太慢了,学的东西不具有最高的“性价比”,没有同时去巩固基础又有提升……这个我之前已经记过很多次了,总之解决这个焦虑的关键是给自己两个强调:
- 承认走弯路,走岔路,走绝路是必然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我必然不会走那条最高效的学习路径——那得有一个领域上的大师一对一全天候地教(实际上那也不能说那是最高效的),我远没有这个条件,这是必然性;而走岔路,走弯路,会让我更加明确什么是更加(相对)正确的路,从而在走这里的正路时能够更加坚定,这是必要性。
- All is worthy。我的任何行动,都是有价值的;是的,我过去做了很多现在看来无必要的抓型练习;我之前做了很多 drawabox 的热身,画了很多直线,椭圆;我这几个星期在专注赶作业,而那作业有很多机械的我觉得做了也得不到提升的部分。我曾感觉行动“性价比”太低,没有意义,因此就感觉 emo,但我仍旧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提升(虽然我可能没有发现),比如我建立了每天做点热身的习惯(虽然最近松懈了),抓型上我基本再没有很畏惧它,然后作业让我体验了许多我在将来会跳过的部分,平常不愿意去操作的部分……做这些让我心态上有成长……
总而言之,就是说,我的任何画画上的实践,都是有意义的,它“性价比”可能,实际上必然不是最高的,但完成它也必然让我有进步。不要太好高骛远,而是要去关心当下我正在面临的困难,把注意力放到它上面,细细体会我对它的恐惧,但也要尝试去找到乐趣。把脑袋里放满我能够抓住的,控制的东西——画满 180 张画,画满两个小时、画完这个物体、画完这个线条……
焦虑未来
焦虑未来其实和焦虑进步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吧。
这个就是主要担心在计划结束后(实际上也就 100 天了),我还无法靠画画养活自己的问题(这几乎是板上钉钉了),以及无法向爹妈交代的问题……
这种担忧时不时就会占据我的内心,这时候我基本上就完全被它影响了,担心 100 天后的未来。焦虑未来是我的老习惯了,上班时我会提前三个月就开始担忧述职的答辩。
而我对此的回应是——我定好计划,这三个月的,这一个月的,这两个星期的,这一个星期的,这一天的。然后在每一个瞬间,我埋首当下,感受当下,然后享受当下——既然我对更长远的东西已经做好了计划,我为何还要去做担忧?
关心当前面对的问题吧,像恋爱一样让它占据你的脑子,酸甜苦辣咸都细细品味,不然这是对它的不尊重。
而 100 天后具体怎么解决?让面对那个问题的那时候的我来解决。我只关心我的脚下。
焦虑和他人的对比
这个毛病也是根深蒂固了,应试教育塑造出来的我,习惯于和他人对比已经成为本性。我当然要和他人进行比较,因为我是社会中的人,但这种比较应该是要对实践有意义的,而非是内耗,是嫉妒他人比自己有钱比自己学得快,在心里看不起学的慢画得差的人(是的,你内心里总会有点这种倾向的,廉价的优越感,莫名其妙的自卑感)。
这一点,必须要上纲上线,我嫉妒,我感觉优越,这证明,我在用资产阶级法权的坐标系去看待他人,和自己!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我的路线斗争中的一个很大的冲突点,任其发展下去必定会毁掉我自己,把我变成怨天尤人又市侩的小市民。
而为此,我要用无产阶级的坐标系去看待自己和他人,而在目前,这个坐标系有两个维度:
- 在我关心的领域上,我能否从 ta 身上学到东西?倘若不能,那我为何关心 ta?倘若能,那我应当抛却既有的意见,向 ta 做学习。将来我会到处炮轰,但现在?我要当一个学习者。
- 对世界革命事业或者无产阶级的贡献如何?如果有贡献,那我就(批判性地)支持 ta,以 ta 为榜样,ta 有成就就赞美 ta,有错误就批评 ta,如果是起反作用,那我就 diss ta,期待 ta 走路掉坑里。而如果没贡献也没反面效果(这或许是大多数),那我为何关心 ta?
总之,“功利”主义一点——对我有益,或者对革命事业有利,我就关心 ta,投入我的精力去和 ta 做对比,找出我所不足的地方;除此之外,就和我无关,投入半点精力都是亏。
然而这里……其实也有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被AI指出来了——和自己的对比。但这个我目前不知道写啥,就这样吧。
就这些吧。AI说我缺乏具体行动,但老实说我觉得记这些口号,然后辅以觉察——在我又陷入桎梏时让我回忆起我这里记的东西,就已经是又很大意义了……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